《阅读改变人生》
《阅读改变人生》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巴丹 编
页数:236
《阅读改变人生》前言[E]
我小的时候,可没有现在的孩子们幸福,很少有专门为孩子写的书。我只能从爸爸、妈妈的书架上找书看。比如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当时被我认为是用来描写“打架”的书,里边“你一刀、我一枪”的,很精彩。后来,过年的时候,姑父在上海特意以我的名义订了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少年文艺》。我当时特别兴奋,把这本杂志从头读到尾,并且决定也要自己写文章。14岁的时候,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写的文章也发表在《少年文艺》上了。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吧,我就翻译过一些童话,当然这些东西已经不容易找到了。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本印成书的译作就是乌格朋的《社会变迁》。从此,我开始了读书、写作的生涯。读书,是我写作的源泉。
由名家总结出自己的读书心得,来指导青少年的阅读,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可以让青少年借鉴大家的经验,在读书学习上走一条捷径。
《阅读改变人生》内容概要[E]
费孝通、张光斗、金庸、何祚庥、茅于轼、葛翠琳、邓友梅、孙幼军、金波、张美妮、柳斌、陈四益、叶永烈、蒋子龙、陆天明、二月河、张之路、余秋雨、唐浩明、梁衡、肖复兴、梁晓声、高洪波、赵丽宏、贾平凹、陈村、刘醒龙、周梅森、池莉、余华、吴为山、白岩松、杨鹏。这是一份大体按年龄排序的名单。33位文化精英,33个阅读标兵。
作为中国文化名人,书籍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许多名人的成功,都可以直接追溯到他们的读书经历。他们站在阅读的前沿,以自己宝贵的读书经验,为今天的青少年从阅读走向成功提供范例。他们共同为读者提供了这样一本堪称前所未有的阅读指导书。
通过对文化名人成功阅读方式的梳理和推介,本书力求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营建新的阅读文化、阅读理念,宣扬新的阅读形式,提供新的阅读体验。
《阅读改变人生》作者简介[E]
巴丹,本名向幼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文化艺术管理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电视节目策划人。中央电视台《动画城》制片人。1995年正式进入央视、参与多档著名少儿栏目的策划和制作。已出版《诗心玫瑰》、《魅力制造》、《阅读改变人生》等多部著作。
《阅读改变人生》书籍目录[E]
读书是人生的大事(代序)阅读改变人生费孝通:强国梦从读书开始张光斗:皓首穷经的追求金庸:一生乐趣在读书何祚庥:读书是为了追求真理茅于轼:用书籍丰富人生葛翠琳:童话里的姹紫嫣红邓友梅:书是战士的武器孙幼军:给孩子一个童话世界金波:读书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美好张美妮:读书给人生以光辉柳斌:读书即是享受人生陈四益:读书使人避免轻信和盲从叶永烈:读高尚的书,是在与高尚的人谈话蒋子龙:书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大学陆天明:书是没有终点的人生二月河:随缘读书,学问自在张之路:读书需要与人交流余秋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唐浩明:一天不读书便感到有所欠缺梁衡:书是青少年的指路标肖复兴:每一本书都把我们带向一个新天地梁晓声:无书不成眠高洪波:一书在手,万事皆忘赵丽宏:生命不息,读书不止贾平凹:读书有福陈村:站着做人,躺着读书刘醒龙:读书是一种自由的境界周梅森:读书改变生命的质量池莉:阅读使生命的历程更久远余华:选择书籍犹如选择人生道路吴为山:借鉴前人,延伸自我白岩松:让我感动的作品是经典杨鹏:好书使我们触摸到世界的心灵后记:感谢再记
《阅读改变人生》媒体关注与评论[E]
这是一本专门指导孩子读书的书。
——费孝通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渠道。当今之世,人之患在不好读书。过来人的阅读经验可以给青少年提供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柳斌
书是青少年的指路标。青少年刚学会识字就面对一个茫然的世界。这样一本指导读书的书,其实是教给他们怎样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其意义已超出阅读本身。
——梁衡
书是人类智慧的汇集。优秀学人读书的体会仿佛思想火花之闪耀,它将照亮年轻学子的心灵。
——吴为山
引导青少年阅读,是成年人的义务。因此,我们在这里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这些意见来自一个成功的读书群体,相信会对广大青少年的阅读有所启迪。
——周梅森
这本书可以让青少年看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阅读历史,所以选择书籍就像选择人生道路一样,要靠自己来决定。
——余华
信息爆炸的时代,报刊书籍浩如烟海。出版这本书,能让初涉尘世的青少年有选择地读些好书。同时,前人的读书经验和历程也有着珍贵的借鉴作用。
——张之路
本书的意义在于诱导青少年阅读,而诱导阅读,对于人生的青少年阶段,是最重要的。
——池莉
《阅读改变人生》编辑推荐[E]
33位当代中国文化名人的阅读密码,33位引领读者穿山越海的心灵图册。
有改变您人生的书吗?
您青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书籍是什么?
您要为青少年推荐的书有哪些?
您的读书格言是什么?
您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您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什么?
对您的读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谁?
您最大的读书心得是什么?
您怎样看待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您认为中小学阶段的读书量应为多少?
您上网吗?看e-book吗?
33个心灵,33种答案。几多共识,几多不同,一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