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
《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内容概要[E]
《三国演义》大型连环画画卷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心策划,全力组织,汇聚全国优秀绘画、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成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全书影响之,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三国演义》连环画经过几十年的传播,不仅成为我社的一张“名片”,它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岁月流逝,该书出版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其间曾数次修订,却也留下诸多遗憾。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我社再一次修订整理。我们力求图书风格更加统一,画面更加完整,内文更加齐全,使它更加古朴纯香。同时我们精心设计,使用最新印制工艺和材料,让这部巨作以最好的姿态呈现在今人的面前。
在收藏本出版之际,时逢我社成立五十周年。谨此向所有为出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做出过贡献的前辈以及几十年来热爱本书和收藏本书的读者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作者简介[E]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 ,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 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但是,近年来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故基本可以确定其籍贯为太原府祁县。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罗贯中,元末明初生於山西太原祁。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西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西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本子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小说创作外,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他“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现存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杂剧的基本思想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类似,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大约在公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书籍目录[E]
一 桃园结义二 董卓进京三 捉放曹四 虎牢关五 跨江击刘表六 凤仪亭七 犯长安八 三让徐州九 李郭效兵十 小霸王孙策十一 辕门射戟十二 战宛城十三 白门楼十四 煮酒论英雄十五 吉平下毒十六 白马坡十七 千里走单骑十八 战官渡十九 定四州二十 马跃檀溪二一 走马荐诸葛二二 三顾茅庐二三 火烧新野二四 长坂坡二五 舌战群儒二六 群英会二七 赤壁大战二八 取南郡二九 战长沙三十 甘露寺三一 三气周瑜三二 反西凉三三 张松献地图三四 截江夺阿斗三五 取成都三六 单刀会三七 濡须之战三八 定军山三九 水淹七军四十 走麦城四一 兄弟争王四二 火烧连营四三 安居平五路四四 七擒孟获四五 天水关四六 擒孟达四七 空城计四八 赚曹休四九 姜维献书五十 智取陈仓五一 八卦阵五二 诸葛装神五三 五丈原五四 政归司马氏五五 铁笼山五六 讨司马五七 姜邓斗智五八 姜维避祸五九 二士争功六十 三国归晋
《三国演义 连环画收藏本(全60册)》编辑推荐[E]
《三国演义》(连环画收藏本共60册)文字用浅近的语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著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