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J1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2007-8_人民教育_董远骞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教学的理论与艺术》2007-8_人民教育_董远骞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人民教育
作者:董远骞
页数:439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内容概要[E]

我长期潜心教学和治学,是普通的教育学科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约我编自选集,获此殊荣,我衷心感谢,又感到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于是翻检旧稿,希望能选出符合要求的论文,结果得26篇。我将自选集冠名为:《教学论初探文选》,因为这些选文都是我初次和初步探索教学论的成果;而从提出问题、进行探索至论文发表,在当时是较早的。人教社的同志建议我将自选集名定为《教学的理论与艺术》,我欣然同意,感到此名个性鲜明,反映了文选的面貌和特色,体现了我的科研重点。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作者简介[E]

董远骞,1925年生,浙江宁海人。1949年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后,分配在杭州市军管会文教部工作。后又在浙江省委农村工作团工作一年有余。后调任浙江大学教育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相继在浙江师范学院教育系和杭州大学教育系任教,长期任讲师兼教育学教研室主任。80年代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并担任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前身)理事、浙江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浙江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和副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顾问。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曾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优秀工作者。
科研工作主要以教学论和俞子夷研究为重点。教学论系列研究的成果有:《教学论》(与张定璋、裴文敏合著)、《教学原理和方法》、《教学的艺术》(合著)、《教学火花集——12年来创造的教例四百则》、《中国教学论史》、《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中国乐育乐学简史》(与董毅青合著)等。有关俞子夷研究的成果有:《俞子夷教育论著选》(合编)、《俞子夷教育思想研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教学论》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学原理和方法》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文科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十周年优秀论著奖、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书籍目录[E]

教学理论1.要有一本新的《教学论》2.论教学规律3.双基论4.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知能统一的教学教学方法5.情感培养方法6.启发教学方法7.读书和认识方法8.创造和研究方法教学论史9.教学竞赛与教学竞争问题的探讨史10.教学论研究的进展11.一条曲折的路——教学论发展的40年12.《教学火花集》序言——兼论教例13.中国近代教学论教材编写史略14.《中国教学论史》绪论15.探索教学规律所走过的路16.学习、自学辅导思想和方法的发展教学艺术17.教学艺术的特点18.教学艺术的魅力19.教学机智20.诗教21.从情境教学看中国教学流派22.《幽默愉悦教育艺术和乐育乐学思想的发展——中国乐育乐学简史》导论23.孔子的乐育乐学思想和幽默愉悦教育的艺术24.陶行知的儿童乐园思想与教育性幽默25.现代教育幽默与教师的幽默感26.幽默方法在现代教育中运用的艺术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章节摘录[E]

(二)关于灵感的解释
灵感有唯心的解释和唯物的解释。柏拉图提出唯心主义的灵感说,他认为诗人作诗是因为诗神给他以灵感。著名作家王蒙说:“所谓灵感,所谓神来之笔,所谓创作过程的模糊性,只不过是说明了这种全部自然而然的心理活动的难以掌握和表述(不是完全不能掌握和表述),并不是说真的在文学创作中要靠超自然的“灵”和“神”的帮助。夸大了这一点,或用这一点和整个创作劳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可掌握与可表述性对立起来,就难免走向神秘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的确,灵感的出现是偶然性的表现,背后却蕴藏着必然性。当一个人长期研究某一问题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进行整理、加工,处于思维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各种思路,正在这时,受到某一现象、事物、见解的启示、触发,而出现了突发性的飞跃,产生敏锐的顿悟,就是灵感。被茅草叶划破手指的人不计其数,唯有木工鲁班由此而产生灵感,发明了锯。这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的木工技术和经验,又长期思考改善笨重的伐木方法,故能产生灵感。洗过澡的人成千上万,唯有阿基米德由此产生灵感,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这是由于他有丰富的知识,并苦思着解决“王冠之谜”而产生的。对数学难题能迅速作出猜想的,是数学家而不是对数学一窍不通的人。“灵感是靠“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的。
二、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结合
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结合的过程,甚至是反复结合的过程。
集中性思维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解答数学题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就是集中性思维的结果。对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加以比较探究,从而导出一种解决办法的也是集中性思维过程。教学中大量问题和习题的解答,都要通过这种思维过程。
发散性思维指对一个问题考虑出不同的答案或几种解决方案,开拓出许多不同思路的思维活动和方法。在这发散思维中包含着推测、想象、假设、“出格”的“想入非非”、活跃的浮想联翩,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上海向明中学的初一学生对答“回形针除了夹文件以外还有什么用途?”的问题,提出了几十种用途。
……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