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J1

《理性与教育》1970-1_安徽教育出版社_于伟

《理性与教育》《理性与教育》1970-1_安徽教育出版社_于伟

《理性与教育》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于伟
页数:334


《理性与教育》内容概要[E]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问题研究;论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合目的教育观问题;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论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为视角。

《理性与教育》作者简介[E]

于伟,1963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教育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博士学位。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曾先后访问美国乔治城大学、加拿大UBC、日本樱美林大学和长崎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目前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问题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出版专著及主编、参编著作近10部,主要有:《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等。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理性与教育》书籍目录[E]

第一编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问题研究论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合目的教育观问题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论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为视角第二编 科学理性与教育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论科学变革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教育理论创新的五个前提性问题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本土意识:教育理论本土化之信念论尊重教育规律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第三编 终极关怀与教育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家庭教育视域中的青少年生命意义缺失与充盈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现代人内心追寻的一种隐喻表达与解读——从长春市两所高中的调查透视高中生崇拜现象的若干特点快乐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探析第四编 社会场域与教育试论教育舆论影响下的教育公平观教育权力对教育公平的促进及其限度师生关系中影响教育公平的不正当利益因素探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农民工多元身份形成的文化诱因分析让中等职业教育惠及更多农民子女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的实施困境及其原因探析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后记

《理性与教育》章节摘录[E]

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思想的标志与重要成果。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社会种种弊端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讨伐。有的从后现代主义出发,有的从神道主义出发,还有的从生态主义出发,批判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对环境、生态、资源造成的种种破坏。随之而来的是对人类的进步、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怀疑和批判,一时间,历史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神道主义、生物主义开始流行。随之而来的是对人类未来的悲观失望,以及对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的种种怀疑和批判。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历史命运,如何看待人类的命运与教育的未来?
教育是由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就不能不带有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即使是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的教育,也是为了人类。这个问题在过去不是问题,但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却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有人认为,人是地球上的癌,人是万恶之源;有的把动物说的似乎比人还善良,还要有德性;有的从深层生态学出发,大讲以动物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有甚者,被启蒙精神取而代之的神本主义及其教育观又恢复了生机,大有方兴未艾之势。有的从宗教神学出发,以反对现代性给自然界带来的“祛魅”为由,大讲“敬畏自然”、“神话自然”,希望靠宗教神学来挽救人类及其教育的危机。在此种背景下,为正本清源,澄清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防止教育步人误区,有必要在此回顾、反思、论证人类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教育观。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