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励志书》
《哈佛励志书》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奥里森·马登
页数:196
字数:150000
《哈佛励志书》前言[E]
1848年,马登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乔森林地区,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他3岁丧母,7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为了生存,马登开始了一段比一般山区孩子更为艰苦的生活。他先是寄人篱下,还要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没有同龄的朋友,还要受到主人孩子的嘲弄和虐待。这种生活持续了10年,直到马登14岁的某个周日,他成功的从主人家逃走。但是他的童工生涯并未结束,只不过是从地农家转移到了锯木厂。此时,马登阅读了一本对他影响至深的书——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拯救自己》,一本著名的成功学著作。这让他热血沸腾,他决心改变自己穷孩子的命运。从此,他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来阅读。尽管如此,贫困的生活让他23岁时,才攒够了上大学的钱。马登多年的奋斗开始有所回报,虽然他在大学耗费了9年时间,却拿到了5科学位:波士顿大学学士,奥拉托利会学士,波士顿大学硕士,哈佛医学院博士,以及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学士。同时攻读多个科目并未影响他的收入。毕业前夕,他积攒了将近2万美元。此时的马登已不再是那个锯木厂的小童工,他逐渐跻身美国上流社会。40岁前后,马登已经成了一位旅店业大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在美国几乎人人都知道“幸运的马登”。然而这个名称并没有持续很久,连年不断的旱灾让马登苦心经营的旅店纷纷倒闭。“幸运的马登”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马登反思了很多,他开始怀疑物质成功的可靠性。他常常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在锯木厂当童工的日子,若不是塞缪尔•斯迈尔斯的那本书给予自己鼓励,自己也不会发愤图强以改变命运。虽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来到波士顿,开始成功学创作。他相信自己现在更有资格投身这个事业。在他四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他曾经站在成功的高处,也曾被抛到失败的底谷,所以,他更了解成功路上的一切。1894年他的第一本励志书出版,书在发行之初就被抢购一空,还创下了一年内加印11次的恐怖记录。到1905年前后,仅在日本就售出近100万册。“我们日本人往往把马登的书尊为日本的《圣经》。”一位日本游客这样告诉美国人;不但如此,在谈到日俄战争时,日本人出人意料地说:“你相信吗?正是这本书给了我们抗击俄国人的勇气。”麦金利总统也是马登的忠实读者,他曾这样评价他的书:“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年轻人。”马登对于成功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更看重人自身的价值,马登将其作为成功的终极目标,而追求财富仅仅是人求生的手段之一。他鼓励年轻人去追求理想,去大胆地探索世界,不要被胆怯所打到。马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历史与哲学融入到他的成功学创作当中,一位评论员曾说过:“阅读马登的作品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不过,上天似乎偏爱于考验这位不屈服的斗士,马登的写作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创办过一个杂志社,后因得罪权贵而倒闭。当时时,马登只是说了一句话:“失败了,那么就再试一次!”
《哈佛励志书》内容概要[E]
“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这是一本在哈佛大学校园内被疯狂传看的心灵能量书。它就像哈佛人必须完成的课程一样,仅仅只有十七堂就结束了,但是受益却很久很久。
《哈佛励志书》作者简介[E]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1850-1924),美国成功学之父和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他是美国成功学的开山鼻祖之一。
1950年马登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戈尔地区。他家境贫寒、自幼失去双亲,从小经历了坎坷的童年生活。但是他意志力顽强,凭借不怕吃苦的精神努力在法学、医学、演讲术、神学、酒店管理都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897年,马登创办了当今美国最畅销的杂志《成功》。并在30年间,他完成了60多部著作,部部都是激励人心的经典之作。马登的成功书籍自出版来一直畅销全球,帮助无数年轻人走出了迷茫,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成功。
《哈佛励志书》书籍目录[E]
第一章 将生命写成一部杰作
生命是一张白纸,而我们是画师,是我们决定了这张纸的未来的好坏。
第二章 成为脚踏实地的梦想家
事实上,只有先有“空中楼阁”,才会有现实中存在的城堡。不过,你必须辛勤地为梦想添砖加瓦,否则梦想中的楼阁不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物。
第三章 发现脚下的宝藏
为什么总想着到邻居的牧场上去?你无从得知那里隐藏着哪些看不到的酸楚。为什么不试着发掘出自己的牧场里隐藏着的芳香?
第四章 掌控身体的活力
缺乏活力的牧师留不住听众。缺少热情的教师无法鼓舞学生进步。劳累过度,或者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大脑和神经就疲乏,体力就耗尽了。
第五章 人性的支柱
性格并不是我们的财富或者技能,但它会使我们赢得他人的热爱和信心。要知道,正是品性而不是金钱建立了我们的自尊。
第六章 为什么不去比伟人还伟大
很多人具有所有成功的品质,他们质朴,高尚。但是他们为伟人塑造了过于高大的雕像,却把自己放在了雕像的阴影里,看不到成功的道路。
第七章 带着奇迹创造者的姿态工作
世界会为锲而不舍的人让路。
第八章 优柔寡断是生命使用率的死敌
快速而有效地作出决定是所有伟人的共同特点。它也是领导者的标志。
第九章 你真的有一个小宇宙等待爆发
大部分人习惯向外看,而不是寻找自身具备的能力。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向外界寻求帮助以承受不幸,改善生存条件,减轻病痛和灾难。近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援助不在外界而在我们自己身上。实现理想的力量正等待着被释放。
第十章 秀出完美的自己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成功的基本要素就在于你比别人要求更高。人人都期望做好分内的工作,但是那些自我要求更高的人才会进步,提升。”
第十一章 渴望到饥渴就离目标不远了
“想要成功”和“一定要成功”之间是有差别的。前者只会让人消磨时光,而后者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渴望!
第十二章 一口『“吃掉”』不愉快
“凡是拖延苦差事,迟迟不肯处理它的人实际上相当于将其做了两次。对苦差事进行预期和恐惧会成为一种持续性的折磨。”
第十三章 自制力带来王者风范
一个人只有在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怒气,能够主导身边的境况,不受其约束的时候,才能获取真正的力量。
第十四章 一天一小时
每个人每天的时间相同,不同的是他们利用时间的方法。
第十五章 爱上自己的修习课
上帝曾偷偷塞给每个人一个红包,里面装着每个人天分的秘密,而上帝要的就是让我们解开红包的秘密,并且忠于它。
第十六章 幸福的秘诀
乐观的人只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和谐、健康、美丽、成功才是注定的事实。
第十七章 用心活出美好世界
我们应该时而坐下来认真思考生活的方向,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和真正的目标,判断前进的方向,从杂乱中挑选出生活真正的必需品以及盘点人生中至
关重要的、永恒的事物。
《哈佛励志书》章节摘录[E]
将生命写成一部杰作生命是一张白纸,而我们是画师,是我们决定了这张纸的未来的好坏。一份纽约的主流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一个知名赌徒的死讯作了如下评论:“如果他不是那么年轻就开始赌博,一赌就赌了一生,而且还赌得那么成功,那么人们会认为赌博只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而不是他生命中的必要部分。”去世的这个人天资聪颖,他本可以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部杰作。然而遗憾的是,他死后只留下了“成功的赌徒”这样一个不光彩的名声。他诚实——在赌博的时候同样如此,友善,聪慧,判断能力强,颇具商业天赋。他完全可以成为任何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此外,他天生爱漂亮,并且他也认真地培养了自己的美感。他酷爱读书和艺术,而且也具备优秀的鉴赏力和判断力。由此可以推断,他完全能够成为任何一个领域内的成功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在青春年少之际却选择将赌博作为毕生的事业,从而浪费了绝佳的天赋。这个赌徒死后不到两个星期,全国的新闻界就报道了另外一个人的死讯。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他的生命就是一部令人赞叹的杰作!他品格高尚,驰名当世!他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每家报纸都评论了他辉煌的事业,讴歌了他为人类,尤其是为他的祖国作出的杰出贡献。《纽约世界报》评论说:“没有几个美国人意识到这个国家受恩于约翰•缪尔a。他是一个科学家,却又具备诗人的眼光;他热爱大自然,怀有实际的理想。他让一个国家懂得尊重自己拥有的财富,不至将其肆意挥霍。没有人能够代替他的地位。正是他诚挚地宣传,美国才得以建立起国家公园和森林的保护体系。如果没有他,恐怕美国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早已经成为一片不毛之地——群山变得光秃一片,河流干涸。”他给子孙后代带来了绵延无尽的福祉。但是当初为了实现这个高尚的目标,他遭到了伐木工人、土地抢夺者,以及当代掌权者、物质文明崇尚者、贪婪者的仇恨。倘若他只是拯救了一些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使其免于遭受破坏,那么他还不会获得如此好的名声。他还是一个达•芬奇式的学者,他的成就超越了地质学家、开拓者、哲学家、艺术家、作家和编辑所能够取得的成就的总和。每个人都面临着两种选择:杰作,还是次品。无论是哪种结果,它都会被悬挂在“文明”的画廊中,展示给世人。但一个人的事业不仅是成为展览品,给“文明”作出了贡献,更是如何利用自身被赋予的天分,回报造物主对我们的恩赐——这才是我们提交的最终答卷。人生中最令人遗憾的事情之一,莫过于一个人赌光了人生中的机会,赌光了成功的可能。等到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才翻然悔悟,原来自己的天赋始终没有得到发挥:本来有能力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部杰作,如今自己却把它变成了一部残次品。你将成为哪种人?你将赢得世人的尊重和敬仰,还是唾弃和鄙夷?选择权就握在你的手里。不管命运如何,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你塑造美好的品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并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部杰作。或许你拥有的财富或多或少会取决于运气等偶然因素,然而,你选择成为何种人却完全取决于你。这个过程无须经历痛苦的历练和自然灾害的侵袭,不会因为地点的更替而遭受损失,也不会被无常的命运左右。林肯说:“我不能保证所做的事都能成功,但是我能保证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能保证做到忠实自己。如若不然,我就会变成令人鄙夷的懦夫。”商界风云变化,外界环境阴晴难测,人们对此无法预知,提前采取措施防范。但是就算在商业上失败了,一个人仍旧可以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部杰作。即使财产尽失,变得一无所有,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战时的比利时有很多人变得穷困潦倒,失去了事业、家园、工作,被残酷的战争剥夺了一切,但是他们却比先前更伟大,更高尚,更崇高。很多人的妻儿或者被迫击炮炸死,或者死于饥寒,然而这些人仍然从不幸中坚强地站起来,提升了自己——坚强的品质是无法被硝烟和战火抹杀的。那些我们敬仰的人,世界为之树起不朽的丰碑的人,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些远比金山银山更有价值。秉信金钱主义的人是道德上的矮子。有时候看起来世界充满贪婪、自私,然而,这个世界却从来不会赞誉贪婪和自私的人,它只会纪念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杰出人士。人类天生鄙视自私自利和贪婪的性情,同时也热爱无私奉献的品质。我们知道无私奉献的人才是社会中坚,他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不可估量。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a每年的收入只有一千美元的时候,他给人类作出的贡献超过了当时的任何一个富人。位于马萨诸萨州东部的小村庄康科德,因爱默生、朗费罗b、路易莎•奥尔科特a、路易莎的父亲玛格丽特•富勒,以及其他新英格兰的优秀作家而享有不朽的名声。许多大城市给世界带来的贡献与这个小村庄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爱默生的声音如同莱克星顿的枪声b,已经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起源于此地的新哲学思想,业已融入全球的所有信条中并为世人所接纳。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尽力将生命变成一部杰作的义务。他们完全不懂得我们来到世上的真正使命就是激发造物主赋予我们的潜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个生命都带着神圣的使命而来,每个人都潜力无穷,而其来到世上的神圣使命就是开发自身的潜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成为优秀的人,完成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好的事。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身具备取得伟大成就的能力时,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只有抱有这种信念,怀有雄心壮志,同时珍视生命,才能够帮助一个人成为最好、最完整、最优秀的自己。倘若没有这种信念,缺乏雄心壮志,视生命如草芥,那么任何的坎坷都会将一个人的生命变成一部悲剧,人们也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造物主赐予我们如此伟大的使命,我们就该认识到工作的目的不应该仅限于谋生。谋生只是造物主计划中的一个附带品,造物主的真实目的是希望我们活出精彩的人生。人们从事一个职业或者选择一个专业,应该能够展现自我的风采,同时能够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升华灵魂,将造物主赋予我们的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才是从业的真谛。
《哈佛励志书》媒体关注与评论[E]
奥里森•马登的书像人生的北斗星,永远照耀着那些曾经阅读本书的人。——英国《泰晤士报》
《哈佛励志书》编辑推荐[E]
《哈佛励志书》编辑推荐:哈佛十大名人集体推荐,“藏在哈佛图书馆里的秘密”,哈佛大学、史丹佛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排行榜第1名,登陆中国!罗斯福、小布什、奥巴马、基辛格、比尔•盖茨、林语堂、梁实秋、林书豪,感动推荐!荣登《纽约时报》排行榜达30年之久!全球发行总量超过1000万册。在哈佛校园内被疯狂传看了100年,世界上最成功的心灵能量书!
《哈佛励志书》名人推荐[E]
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马登的著作和他所倡导的成功原则改变了世界各地千百万贫苦人民的命运,使他们由一贫如洗变为百万富翁,从无名之辈变为社会名流。 --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姆•麦金莱 这本书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智慧b希望,愿该书与我们的民族同在,与人类同在。 --犹太政治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希望他们从马登的书中,能获得(与我)同样的兴奋影响。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